央廣網鄭州1月2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提到看病難,大家的第一反應大多是掛不著號、醫院沒有床位,或是手裡沒錢、看不起情趣用品病。而近年來,在全國不少地方,本應為患者減輕負擔的醫保卡卻成了一些患者入院的絆腳石。
  這就要從我國的醫保付費制度改革說起。2011年以前,我國醫保付費方式長期實行項目付費制,醫院花多少醫保報多少。這就造成醫院過度醫療行為突出,醫療費用過快增長。此後,我國開始推行醫保總額預付——也就是以上一個醫保年度基金收入為基數,考慮一定製冰機出租增長率後,確定新的一個醫保年度基金支付的總盤子,再按照一定比例在所有定點醫院間進行分配。如果醫院醫保花超了規定的數額,超額部分就要由醫院自己來承擔。
  正是在這之後,北京、上海、安徽、河北、山東等地都發生過醫院婉拒、推諉病人的現象,特別是到了年底,醫保病人要想入院,難於“上青天”。記者近日在河南走訪發現,當地從2012年開始推行總額預付制,兩年過去了,這種現象仍然存在。其中小分子褐藻糖膠原因何在?
  一個月前,黃先生準備入院手術,可是,令他吃驚的是,一聽說他是省醫保病人,他最開始就診的這家三級醫院以“沒床位,再等等”為由,婉拒了他。當他趕到第二家醫院時關鍵字排名,醫生以同樣的理由拒絕了他。
  黃先生:我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就因為我是醫中古萬利多保病人。
  各方走訪後,記者發現,在鄭州,有一些大的醫院每年從10月份便收緊了入院條件。一家三甲醫院的醫保辦主任說,每年上半年,醫保病人想住院基本都可住院,可是每年年底時,便被卡在了醫院外。
  醫保辦主任:我們有一個病區,10月份以後就不允許它收醫保病人,因為它的資金用得太厲害。
  談及原因,採訪中的每家醫院相關負責人都提到一個詞:醫保總額預付。漯河某市級醫院醫生張大夫說,每年給他們醫院發放的醫保錢數是一定的,但一年裡來醫院就診的患者人數多少,得病輕重,花費多少都是不固定的,醫院難免會因為醫保花超,從而拒收病人。
  張大夫:你給醫院定恁些兒,醫院給科室定恁些兒,超過部分那不是又該扣到醫生自己身上,所以他就不敢再收病人。醫保沒有費用了,就該看著病人有時候不能住院。
  據瞭解,自從總額預付政策實施以來,每年都有很多大型醫院花超規定的醫保費用,年終導致成百上千萬元的醫保費用醫保機構不給結算,無奈只能醫院自己埋單。給人看病,付出辛勞,最後醫生自己還要為患者墊上醫葯費,這是目前不少醫院里,醫生們正在遭遇的尷尬。
  河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劉廣芝:很多的矛盾。有一些實在特別重的,那還是該治療治療。治療花超的部分就是醫院來墊付了。而醫院來承擔呢,肯定是各科室分擔。就等於說醫務人員分擔。這個總是要有出處的。
  同樣在河南鄭州,年底醫保病人住院難,年初卻有各種為保養身體全面體檢而住院的患者,輕易的花去醫院不少的醫保份額。
  王先生的母親心臟不太好,每年冬春季節都要住院檢查心臟,並輸一些保養心髒的液體。
  王先生:門診也不報銷,所以還不如住院輸液,順便可以做個全面體檢,這樣醫保能報銷,比較划算。
  鄭大二附院主任醫師趙玉蘭說,每年換季的時候,像王女士母親這樣的病人有很多,因為保健而住院,浪費了本就捉襟見肘的醫保資金。
  趙玉蘭:就每年換季的時候,百分之多少的病人都在保健輸液,這個保健輸液呢聽說是報銷比例甚至在百分之九十以上,那個這個占用的費用並不少。
  總的預付政策給醫院規定了每年醫保分給他們的總錢數,但卻沒有規定這有限的資金該給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人來醫院都可以住院,導致醫院年初大量收治醫保病人,年底醫保錢不夠,又開始拒收醫保病人。趙玉蘭認為,應制定限制住院的條件,讓醫保的錢花在需要住院的人身上。
  這種年初年尾大相徑庭的情況,自然有醫院自身的精細化管理問題,但也有激烈的觀點認為,總額預付不分疾病種類、輕重,一鍋端的做法,是防止過度醫療最笨的辦法。最後逼得病人看病選擇醫院時只能按照哪個醫院的基金有結餘來決定,而不是通過病情及個人意願來選擇。
  為此,一些地方開始嘗試按病種付費——也就是標準化的規定某一種疾病該花多少錢,再由醫保按病種來支付。這樣,既可以防止醫院小病大治,又能保證醫療服務質量,而且操作十分簡便。河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劉廣芝贊同這種方式。
  劉廣芝:醫療上叫第二GS,就根據單病種去付費。你去年和今年相比,都是收治了15萬病人,但這裡面30%是重症,去年你只有15%是重症,那你肯定是這個費用是不一樣的。所以應該把這裡面區分成病種去給醫院進行支付。我覺得這是最好的一個解決的一個辦法。
  醫改方案起草者之一、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周子君昨晚在接受《新聞縱橫》值班編輯莊勝春採訪時表示,按病種付費對患者來講是比較公平合理的一種方式,特別是,通過在不同等級的醫院根據不同病種設立不同的報銷比例,可以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分流。現在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對此進行前期研究和討論。
  周子君:病種是可以區分說,有些病種在基層是可以治的,比如你要去社區醫院,只用花很少的錢來看病,這樣的話會鼓勵老百姓到基層去看,如果有些病種就是要去大醫院的,這樣的話它從技術上可能會分開一部分,更科學的引導病人。
  還有專家建議,因為按病種分組付費需要大量前期準備和複雜的測算,目前還難以推行。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了,眼下可以考慮總額預付、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等混合付費方式相互補充。此外,安徽省衛生廳通過公開醫院運行指標發現,同一個病種在不同醫院的治療費用大相徑庭,比如食管癌費用差距高達12.4倍,這種通過透明化給醫院施加壓力的方式也同樣值得借鑒。  (原標題:年底醫保資金緊張 醫保卡成入院“絆腳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bxioaj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